秋风乍起,不少人开始进入 ” 开口脆 ” 模式——不是唱歌动人,而是一开口就先来一串喷嚏。早晨起床,连续十个喷嚏打底;遇到冷风,鼻涕立刻开启 ” 水龙头模式 ”;夜深人静时,鼻塞让人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这可不是什么行为艺术,而是 过敏性鼻炎 患者在秋冬的日常。据统计,超过四成的过敏性 鼻炎 患者会在秋冬季节出现症状加重,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别担心,今天就带你用 中医 智慧,让你的鼻子在这个秋冬 ” 稳如泰山 ”!
01 你的鼻子在秋冬 ” 压力山大 ” 吗?
清晨剧场:从温暖的被窝爬起来,刚接触冷空气就开启 ” 连环喷嚏模式 ”,仿佛在向全世界说早安。这个场景每天都在无数家庭上演,殊不知,这其实是鼻子对温度变化的 ” 强烈抗议 ”。
美食时刻:热气腾腾的火锅面前,别人大快朵颐,你却忙着擦鼻涕,美食乐趣大打折扣。热蒸汽暂时缓解了鼻塞,但温度变化又在暗中酝酿下一轮症状。
职场尴尬:重要会议中,安静的房间里只有你吸溜鼻涕的 ” 伴奏 ”,尴尬到脚趾抠地。这不仅影响专业形象,更会降低工作效率。
如果你的鼻子有以上 ” 症状 ”,那么恭喜你,成功加入了秋冬鼻子 ” 求生大军 ”。不过别慌,中医 早有妙招!
02 鼻子为何在秋冬 ” 闹情绪 ”?
鼻子:我就是个娇气的 ” 小公主 ”。
中医认为,鼻为肺之窍,秋冬寒气当令,最容易伤害肺气。想象一下,你的肺是个温暖的房间,鼻子就是那扇朝外开的门。
天一冷,这扇门就成了 ” 漏风 ” 的重灾区,外面的寒气往里钻,里面的热气往外散,能不闹脾气吗?
从中医理论深入来说,这背后涉及三个关键机制: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人体卫气(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免疫防御功能)不足时,就像城门守卫打瞌睡,外邪轻而易举就能攻入。
肺为娇脏,畏寒畏热。肺通过鼻子与外界直接相通,对寒冷特别敏感。当气温骤降,肺首当其冲受影响。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胃 功能不佳会产生多余水湿,这些 ” 垃圾 ” 往往最先堆积在呼吸系统。
现代医学解释:冷空气刺激鼻黏膜,导致血管收缩、分泌物增多,同时秋冬室内外温差大,就像把鼻子放进 ” 温度过山车 ”,不崩溃才怪!
再加上秋冬活动转向室内,尘螨、霉菌等过敏原更加集中,通风减少使得室内污染物浓度升高,鼻子的 ” 工作环境 ” 急剧恶化。
03 中医妙招:给鼻子穿上 ” 保暖内衣 ”
食疗 御寒,从内暖起来
“ 吃货 ” 的鼻子拯救计划:
姜枣茶的精致做法:取 生姜 三片(不要去皮,姜皮有利水作用)、红枣五颗(掰开露出果肉)、红糖适量,加水 500 毫升,小火煮 15 分钟。趁热慢慢饮用,这是给你的鼻子请来的 ” 贴身暖宝宝 ”!
葱白 红糖饮的升级版:葱白 连须三根(须根很重要,别扔掉)、淡豆豉 10 克、红糖适量,煮沸 3 分钟即可。这个配方源自古代名方 ” 葱豉汤 ”,堪比给鼻子盖了条 ” 小棉被 ”。
羊肉萝卜汤的智慧搭配:羊肉 500 克温中补虚,白萝卜 300 克顺气化痰,加入 陈皮 一片、生姜 三片,慢火炖煮 2 小时。羊肉补阳,萝卜通气,陈皮 健脾,简直是秋冬鼻子的 ” 守护神 ”。
药膳小贴士:
容易上火的人群可以加入麦冬 10 克,平衡温燥
素食者可用黄豆替代羊肉,同样具有温补效果
切记:这些温性食物就像是鼻子的 ” 好朋友 ”,而寒凉食物(冷饮、生食)则是 ” 破坏分子 ”,秋冬季节请保持距离!
按摩 妙法,给鼻子做 ”SPA”
通鼻操(早晚各一次,每次五分钟):
搓鼻侧:用食指指腹快速搓揉鼻翼两侧,直到局部发热。这是在给鼻子 ” 生火取暖 ”。重点刺激的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这条经络与鼻子功能密切相关。
点迎香: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用中指指腹点按至微微酸胀,每次按压 3 秒,休息 2 秒,重复 10 次。这是鼻子的 ” 开关 ”。
揉印堂:两眉中间的点,用中指指腹顺时针按揉 2 分钟。按揉它可以帮鼻子 ” 开阔视野 ”,这个 穴位 有助于清利头目、通窍醒神。
拿风池:位于颈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拿捏 穴位 1 分钟。这是驱散外邪的重要穴位。
扣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双手握拳,以拳背扣击穴位 20 次。这是在直接帮助肺气宣发。
坚持练习,就像每天给鼻子做健身,让它更强壮!
中药小方,鼻子的 ” 私人订制 ”
根据不同体质,中医有不同对策:
怕冷型(一遇冷就发作,平时手脚冰凉):推荐玉屏风散(黄芪 、 白术 、防风)是你的 ” 防风林 ”。 黄芪 30 克、 白术 15 克、防风 10 克,这是一日的 茶饮 剂量,可以反复冲泡。
虚弱型(疲劳就加重,说话有气无力):补中益气丸能给鼻子 ” 充电 ”。成分中的黄芪、党参补中益气,升麻、柴胡提升阳气。
湿润型(鼻涕多如泉涌,头重如裹):参苓白术散是 ” 止水神器 ”。其中的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砂仁 芳香化湿。
复杂型(怕冷又怕热,寒热交错):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配合 桑白皮 汤加减,这需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师,为你的鼻子找到 ” 最佳拍档 ”!中药调理一般需要 2 - 4 周才能看到明显效果,贵在坚持。
04 秋冬防 鼻炎“ 七重门 ”
起床缓冲门:醒后别急着起床,在被窝里做一分钟通鼻操,给鼻子一个 ” 开机准备时间 ”。具体做法:双手搓热,用掌心罩住口鼻,深呼吸 5 次,让温暖的手温预热吸入的空气。
温度过渡门:从室内到室外,先用围巾或口罩护住口鼻,让鼻子有个 ” 温度缓冲带 ”。推荐使用真丝材质围巾,对皮肤刺激小,保暖性也好。
饮食禁忌门:秋冬早晨尽量避免凉白开、果汁、酸奶等凉性食物,它们是鼻子的 ” 唤醒铃 ”。建议晨起第一杯水换成温热的生姜红糖水或 肉桂 茶。
室内加湿门:暖气房里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别让鼻子在 ” 沙漠环境 ” 中工作。最适宜的室内湿度是 45%-65%,可以使用湿度计监测。
衣物保暖门:特别注意后背、颈部的保暖,这些地方受凉,鼻子会第一个 ” 抗议 ”。建议穿着高领内衣或佩戴围巾,保护大椎穴不受风寒。
运动生热门:适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能让身体自产 ” 暖气 ”,鼻子最是喜欢。建议在日出后或日落前运动,避开温度最低的时段。
情绪平稳门:避免过度激动,情绪波动会影响气机,让鼻子 ” 不知所措 ”。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来保持情绪稳定。
05 秋冬鼻炎患者的 ” 一日求生指南 ”
早晨黄金时段(6:00-8:00):
起床前在被窝里完成 ” 预热呼吸 ”:深吸慢呼,意念集中在鼻尖。
温水洗脸时,用毛巾热敷鼻部 3 分钟。
饮用 300 毫升温姜枣茶,小口慢饮。
出门前佩戴中药香囊:用辛夷、白芷、薄荷 等分打粉装入布袋,挂在胸前。
上午工作时段(9:00-12:00):
每工作 45 分钟,起身做 ” 鼻部放松操 ”:转动颈部、耸肩放松、按摩 迎香穴。
保持办公桌远离通风口和空调直吹。
准备保温杯,随时喝温水。
午后休养时段(13:00-15:00):
避免趴在桌上午睡,这种姿势会压迫鼻腔。
若在室内,注意添加衣物,避免午后气温变化引发症状。
可以冲泡一杯黄芪枸杞茶,补充正气。
傍晚调理时段(17:00-19:00):
适度运动,以微出汗为度。
晚餐避免生冷食物,多食用温性食材如 南瓜、山药、鸡肉。
夜晚安养时段(21:00-23:00):
睡前温水泡脚,水温 40 度左右,泡到背部微微出汗。
按摩脚部肺反射区(位于前脚掌)。
保持卧室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室内温度保持在 18-20 度。
周末特别护理:
阳光充足时户外活动,让鼻子适度接触自然空气,锻炼它的 ” 适应能力 ”。
制作药膳:如黄芪炖鸡、山药粥等,全面提升免疫力。
清洁家居环境,减少尘螨等过敏原。
06 这个冬天,让鼻子感受 ” 宾至如归 ”
今晚睡前,就用温水泡个脚,顺便做做通鼻操,让你的鼻子感受一下什么叫 ” 宾至如归 ”。
明天早餐,来杯热腾腾的姜枣茶,告诉你的鼻子:” 这个冬天,我罩着你!”
下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 ” 秋冬鼻子养护计划 ”,把中医的这些妙招融入日常生活,循序渐进,贵在坚持。
记住,善待鼻子,就是善待你的呼吸,更是善待你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卫红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