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小儿惊风?
小儿 惊风 , 中医 又称“惊厥”,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症之一。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性或局部性肌肉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这种情况往往让家长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惊风症状类似于高热惊厥或 癫痫 发作,多发生在 6 个月至 5 岁的儿童中。当孩子突发惊风时,身体会出现僵硬、四肢抽动、眼球上翻、口唇发紫等表现,整个过程可能持续几秒钟到几分钟。
小儿惊风散是什么?
小儿惊风散是传统中医药中的经典 方剂 ,主要由 天麻 、 钩藤 、 全蝎 、 僵蚕 等中药组成。这些成分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的功效,传统上用于治疗小儿急慢惊风、抽搐痉挛等症状。
在中医应用中,小儿惊风散通常用于预防惊风反复发作,或作为惊风发作后的调理药物。其配方中的天麻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钩藤能清热平肝;全蝎、僵蚕则有息风止痉的功效。
小儿惊风散能用于急救吗?
这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重要问题。从专业医学角度来看,小儿惊风散并不适合作为惊风抽搐发作时的急救药物,原因如下:
剂型限制:小儿惊风散多为散剂或丸剂,需要用水送服。而在孩子抽搐发作时,其意识往往不清,强行喂药极易导致呛咳、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起效时间:中药散剂需要通过消化道吸收,起效较慢,无法迅速控制正在发生的抽搐。
现代医学观点:对于急性惊厥发作,现代医学主张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防止意外伤害,通常抽搐会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如果抽搐持续超过 5 分钟,应立即送往医院使用专业的抗惊厥药物治疗。
使用小儿惊风散存在哪些风险?
虽然小儿惊风散是传统中药,但使用不当仍存在一定风险:
药物不良反应:个别孩子可能对药物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掩盖病情:惊风可能是多种严重疾病的表现,如脑膜炎、脑炎、电解质紊乱或癫痫等。如果仅依赖小儿惊风散治疗,可能延误原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剂量难以掌握:中药剂量需要根据孩子年龄、体重和病情精确计算,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如果孩子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可能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毒性。
质量问题:市面上的小儿惊风散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等问题。
孩子惊风抽搐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当孩子发生惊风抽搐时,家长应保持冷静,并采取以下正确措施:
确保安全环境:将孩子平放在安全的地方,移开周围硬物、尖锐物品,防止意外伤害。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孩子头部转向一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窒息。
不要强行约束 :不要用力按住孩子抽搐的肢体,以免造成 骨折 或关节损伤。
不要塞东西入口:避免将手指或任何物品塞入孩子口中,这不仅不能防止舌咬伤,反而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伤害。
记录发作情况:注意观察并记录抽搐开始时间、持续时间、表现形式,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非常重要。
及时就医 :如果抽搐持续超过 5 分钟,或反复发作,或伴有高热、 呕吐、颈部僵硬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预防小儿惊风的有效方法
预防总是胜于治疗,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孩子发生惊风的风险:
合理应对发热: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一旦发热应及时采取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防止体温过高。
增强体质:保证孩子营养均衡,睡眠充足,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
定期体检:按时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健康问题。
避免诱因:对于已确诊癫痫的孩子,应按时服药,避免闪光刺激、睡眠不足等诱因。
结论
小儿惊风散作为传统中药,在预防和调理小儿惊风方面有一定价值,但不适用于急性抽搐发作的急救。孩子发生惊风抽搐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和及时的专业医疗干预才是关键。家长应了解相关知识,保持冷静,避免盲目用药,确保孩子在突发情况下得到最安全有效的处理。任何关于孩子用药的决定,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诊断和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