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喑痱证?症状表现与 中医 认识
喑痱证是中医术语,指因肾虚风动所致的一类病症,主要症状包括 言语障碍 (说不出话)和下肢无力(腿软)。这类症状与现代医学中的 中风 后遗症高度相似,尤其在脑血管意外后出现的语言功能障碍和运动障碍。
从中医理论分析,喑痱证的根本病机在于下元虚衰,虚阳上浮,痰浊上泛,堵塞窍道。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肾虚则筋骨无力,故见腿软行走不便。足少阴肾脉夹舌本,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承,加之虚火上炎,灼津为痰,痰浊阻窍,故舌强不能言。
地黄饮子的组成与功效解析
地黄饮子出自《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是中医治疗喑痱证的经典名方。其组成包括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石斛、肉苁蓉、附子、五味子 、 肉桂 、茯苓、麦冬、 石菖蒲、远志等多味药材。
方中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巴戟天、肉苁蓉、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共为君药,滋阴补阳,使下元得充。石斛、麦冬滋阴敛液,壮水以济火;五味子酸温收敛,固涩肾气,均为臣药。石菖蒲、远志、茯苓开窍化痰,交通心肾,是为佐药。少用姜、枣为引,和其营卫。诸药合用,上下并治,标本兼顾,使下元得以补养,浮阳得以摄纳,水火相济,痰化窍开,则喑痱自愈。
地黄饮子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应用
临床实践表明,地黄饮子对于中风后出现的语言障碍和下肢无力确实有改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地黄饮子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脑 水肿,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
一项针对 126 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观察显示,服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的患者,在语言功能恢复和下肢肌力改善方面,有效率分别达到 78.3% 和 81.7%,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特别是对于肾虚型中风后遗症患者,地黄饮子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地黄饮子的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地黄饮子主要适用于中医辨证属肾虚型的中风后遗症患者,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语言蹇涩、下肢痿软、腰膝无力、足冷面赤、脉沉细弱等症状。然而,对于肝阳上亢、痰火壅盛等实证型中风患者,地黄饮子并不适宜,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使用地黄饮子时需注意:
– 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配方
–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
– 感冒 发热时应暂停服用
– 高血压 患者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 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综合治疗:地黄饮子配合康复训练
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单纯依靠药物往往效果有限。临床实践证明,地黄饮子配合系统的康复训练,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语言治疗师指导下的言语训练,结合物理治疗师设计的下肢功能锻炼,与地黄饮子的药物治疗形成协同效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和行走功能。
此外,针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与地黄饮子内服相结合,也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案。头针、体针刺激特定 穴位,能够激活大脑功能重组,促进神经通路重建,加速康复进程。
结语
地黄饮子作为中医经典名方,对于肾虚型喑痱证(表现为说不出话、腿软的中风后遗症)确实具有改善作用。其通过滋补肾阴肾阳、化痰开窍的机制,能够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然而,患者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并配合系统的康复训练,才能获得最佳疗效。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地黄饮子作为代表性 方剂,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