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血竭散 的基本介绍
1. 血竭 散的历史渊源
血竭散 作为传统中药 方剂 ,最早记载于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的《景岳全书》。这款 方剂 历经数百年临床验证,在活血化瘀领域具有独特地位。血竭 作为方中君药,其使用历史可追溯至更早的唐代,被誉为 ” 活血圣药 ”。
2. 血竭散 的组成成分
血竭 散主要由血竭、乳香 、 没药 、儿茶四味药材组成。其中 血竭 占比最重,达 40% 以上,负责主要治疗作用。乳香 、 没药 辅助活血止痛,儿茶则起到收敛生肌的功效。这种科学的配伍体现了 中医” 君臣佐使 ” 的组方原则。
二、血竭散的功效与应用
1. 主要治疗功效
(1)活血化瘀作用
血竭散 最突出的功效就是 活血化瘀。它能有效改善微循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吸收。临床研究表明,其活血效果比单一使用血竭提升约 30%。
(2)止痛消肿效果
血竭散 具有良好的 止痛消肿 功能。方中 乳香 、 没药 协同作用,能显著缓解因血瘀引起的疼痛和肿胀。特别适用于外伤后的肿痛症状。
2. 临床应用范围
(1)骨科疾病治疗
在骨科领域,血竭散 广泛用于治疗 跌打损伤 、 骨折 后期恢复。它能促进骨痂形成,加速愈合过程。
(2)妇科疾病应用
血竭散 在治疗 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等妇科血瘀证方面效果显著。但孕妇需慎用,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适宜人群与禁忌
(1)适用症状
血竭散 最适合瘀血阻滞引起的各种疼痛、肿胀。包括外伤瘀肿、术后血肿、痛经 等病症。
(2)禁忌人群
孕妇、月经量过多者、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体质虚弱者应减量使用,或配合补益药物。
2. 用法用量指南
(1)内服方法
血竭散 一般每次 3 - 6 克,每日 2 次,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疗程通常为 7 -14 天,具体需遵医嘱。
(2)外用方式
外用时可取适量 血竭散 用白酒调敷患处,每日更换一次。适用于局部瘀肿、疮疡等症。
总结
综上所述,血竭散 作为传统活血化瘀名方,在治疗血瘀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核心功效体现在 活血化瘀、止痛消肿 两大方面,特别适用于骨科和妇科的血瘀病症。使用 血竭散 时需要注意,孕妇和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正常人群也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血竭散 的组方科学严谨,以血竭为君药,配合乳香、没药等药材,形成了协同增效的治疗体系。正确理解 血竭散 的功效与禁忌,才能充分发挥这味传统良药的治疗价值,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