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传染病高发,“膏方” 进补与运动有讲究,一文速览健康过冬指南

39次阅读

今天(11 月 7 日)是 立冬 节气,标志着冬季正式开始。立冬后日照时间渐短,寒意渐浓,流感、肺炎、手足口病 等疾病的发病风险随之上升。

不少人会选择在初冬提前进补,还有人会使用含有多种中药材的“膏方”,担心不补身体抵抗力就会下降。

冬季有哪些常见传染病?

“膏方”适合所有人吗?

如何健康运动?

一文了解

↓↓↓

这两类传染病进入高发期

冬季流行的传染病主要包括两大类:呼吸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

  • 流感:症状特点是“急、重、全身”,往往起病急,出现高热、咽痛,体温常见 38℃以上,全身肌肉酸痛症状明显,同时伴有 畏寒、头痛 、极度乏力 等。严重时可引发 肺炎、心肌炎、脑膜炎 等并发症。
  • 呼吸道合胞病毒 是导致儿童,特别是 1 岁以内婴幼儿冬季住院的主要病毒之一,其典型症状是喘息、气促,家长需高度警惕。
  • 肺炎支原体 冬季常见的一种病原体,可以引起 咳嗽、发热,严重时可发展成肺炎。

立冬后传染病高发,“膏方” 进补与运动有讲究,一文速览健康过冬指南插图

肠道传染病

  • 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是 发热,口腔、手部、足部、臀部出现红色疱疹或疙瘩一样的疹子。
  • 病毒性胃肠炎:属于传染性较强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 呕吐 、腹泻和 腹痛 等症状。

预防这些传染病,核心是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可提前接种相关疫苗,日常生活中勤洗手、多通风,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时佩戴好口罩,加强个人防护。

除了预防疾病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昨日(11 月 6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立冬)有关情况时提到,冬季进补是古人的传统智慧,但是冬补不等于蛮补,民间流行的“膏方”也不是人人适合。

“膏方”进补 这些人不适合

中国 中医 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齐文升介绍,“膏方”是 中医 的八种剂型之一,由十几味或者几十味中药经过长时间的煎制,收汁以后加入胶类或者蜂蜜类物质,制成的半固体膏状物。

立冬后传染病高发,“膏方” 进补与运动有讲究,一文速览健康过冬指南插图1

“膏方”不是万能补剂,临床上一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确认使用什么样的“膏方”。以下这几类人群,服用“膏方”要谨慎:

  • 体质湿热人群

特点是 形体 肥胖 、口干口苦、心烦急躁,或者 大便干燥、黏滞或者舌红、苔黄腻,如果使用“膏方”进补,可能会加重原本湿热的体质。

  • 急性感染的患者

感冒 发烧或者有肺炎、有胆囊炎、急性胃肠炎等急性感染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自行进补“膏方”可能会加重病情。

“膏方”一般含糖,糖尿病 患者尽量不要服用。

此外,像 阿胶 、熟地、 黄精 等补品不易消化,平时 消化不良 的人大量进补容易导致 腹胀 食欲缺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适量食用。

立冬后传染病高发,“膏方” 进补与运动有讲究,一文速览健康过冬指南插图2

除了科学进补,运动也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方式。但是冬季天气寒冷,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冬季锻炼 别“大汗淋漓”

冬季运动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 宜缓不宜猛

冬季关节僵硬、肌肉弹性下降,贸然进行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拉伤或扭伤。建议以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如 快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 等。

运动前要先热身 5–10 分钟,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发力过猛”。活动肩颈、膝踝关节,做些小幅度拉伸,可有效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后要有 5~10 分钟整理运动,帮助肌肉放松。

立冬后传染病高发,“膏方” 进补与运动有讲究,一文速览健康过冬指南插图3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冬季运动不必追求“大汗淋漓”,只要做到微微出汗、身体发热、呼吸加快的程度,就能收获健康效益。

  • 宜暖不宜寒

冬季 晨起气温低,空气湿度大,容易刺激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尤其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不利。

建议等太阳出来、气温升高后再外出锻炼,最佳时段是上午 9 点到 11 点,或下午 3 点到 5 点。若遇到雨雪或空气质量不佳的天气,应尽量避免户外运动,可选择在室内进行跳绳、原地踏步、健身操等项目,确保安全。

  • 宜护不宜露

提倡 洋葱 式穿衣法”(内层穿吸湿排汗的贴身衣物,中层加毛衣或抓绒保暖,外层穿防风防水的外套)。运动过程中可根据体感适时增减衣物,防止出汗后受凉。

提醒大家

立冬后天气渐寒

多种传染病进入高发期

外出注意加强防护

不盲目进补

坚持科学运动

祝愿大家 平安健康过冬

责任编辑:赵羽祺

正文完
 0
admin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admin 于2025-11-07发表,共计1545字。
转载说明: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