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桡骨 Colles骨折 概述
1.1 什么是桡骨 Colles骨折
桡骨 Colles 骨折 是指发生在桡骨远端距离关节面 2.5 厘米以内的骨折,是 最常见 的上肢骨折类型之一。这种骨折通常发生在跌倒时 手掌撑地,导致桡骨远端向背侧移位,形成典型的 ” 餐叉状 ” 畸形。
1.2 流行病学特征
桡骨 Colles 骨折在 各个年龄段 均有发生,但在不同年龄群体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 年轻人群 中,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而在 老年人群 ,特别是 绝经后女性 中,骨质疏松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1.3 解剖学基础
桡骨远端是 前臂重要 的组成部分,与尺骨远端共同构成桡腕关节。了解桡骨远端的 解剖结构 对于理解 Colles 骨折的机制和治疗原则至关重要。
二、桡骨 Colles 骨折的诊断与评估
2.1 临床表现
2.1.1 典型症状
患者通常有 明确外伤史 ,主要表现为腕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特征性的 ” 餐叉样畸形“ 是 Colles 骨折的典型表现。
2.1.2 体格检查
检查时应重点关注 神经血管状况 ,特别是正中神经功能。同时需要评估 皮肤完整性,排除开放性骨折的可能。
2.2 影像学检查
2.2.1 X 线检查
标准 X 线片 是诊断桡骨 Colles 骨折的首选方法。需要拍摄 前后位和侧位 片,以全面评估骨折的移位情况和关节面受累程度。
2.2.2 CT 扫描
对于 复杂骨折 或涉及关节面的骨折,CT 扫描能提供更详细的骨折形态信息,有助于制定精确的治疗方案。
2.3 骨折分类
根据 骨折线位置 、 移位程度 和关节面受累情况,桡骨 Colles 骨折可分为多种类型,这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桡骨 Colles 骨折的治疗与康复
3.1 急性期处理
3.1.1 初步处理
急性期应遵循 RICE 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适当的 镇痛治疗 对缓解患者痛苦至关重要。
3.1.2 骨折复位
对于有明显移位的骨折,需要及时进行 闭合复位 。复位应在麻醉下进行,以达到 解剖复位 为目标。
3.2 确定性治疗
3.2.1 保守治疗
对于 稳定性骨折 ,通常采用 石膏 或支具外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4- 6 周,期间需要定期复查 X 线片监测骨折位置。
3.2.2 手术治疗
对于 不稳定性骨折 或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 经皮克氏针固定 、 外固定架固定 和切开复位内固定。
3.3 康复治疗
3.3.1 早期康复
在固定期间即应开始 手指功能锻炼 ,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拆除固定后,应循序渐进地进行 腕关节活动度训练。
3.3.2 后期康复
重点进行 力量训练 和功能性活动 训练,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康复过程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年龄、需求和恢复情况调整方案。
3.4 并发症防治
桡骨 Colles 骨折可能并发 腕管综合征 、 创伤性关节炎 、 畸形愈合 等。早期识别和适当处理这些并发症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总结
桡骨 Colles 骨折 是最常见的上肢骨折之一,特别在 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群 中发生率较高。诊断主要依靠 典型临床表现 和影像学检查 ,特征性的 ” 餐叉样畸形 “ 是其重要标志。治疗选择需根据 骨折类型 、 移位程度 和患者情况 个体化决定,从 保守治疗 到手术治疗 各有适应症。康复治疗是恢复功能的关键环节,应早期开始并持续进行。及时诊断 、 恰当治疗 和系统康复 是获得良好预后的三大要素。对于 桡骨 Colles 骨折 患者而言,综合性的治疗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腕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