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尿频、漏尿是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吗?解析中医固肾方案、康复训练及预防

32次阅读

产后 尿频、漏尿的真相

许多新妈妈在产后都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尿频和漏尿。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日常生活,更给产后恢复蒙上阴影。产后尿频是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而产后漏尿则是在 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溢出。这些问题到底是不是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的表现?答案是肯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改善。

产后尿频漏尿的主要原因

生理结构变化

怀孕和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韧带经历了巨大考验。随着胎儿成长,子宫不断增大,对膀胱造成持续压力。分娩时,特别是自然分娩,会进一步拉伸和损伤盆底组织,导致支撑膀胱的能力下降。

激素水平波动

产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影响尿道和膀胱组织的血液供应,使尿道黏膜变薄,闭合能力减弱。这种变化直接导致控制排尿的能力下降。

神经损伤

分娩过程中可能损伤控制膀胱的神经,这些神经负责传递膀胱充盈的信号和控制排尿的指令。神经受损后,膀胱的敏感度和控制力都会受到影响。

中医 视角下的固肾方案

肾气不固的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 ” 肾主水,司二便 ”,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排尿功能的正常与否。产后多虚多瘀,肾气亏损是导致尿频、漏尿的根本原因。肾气不固,膀胱失约,自然就会出现尿频和失禁问题。

中药调理方案

中医通过补益肾气、固涩止遗的中药来改善症状:
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适用于怕冷、腰膝酸软的产妇
缩泉丸 :专治尿频、 遗尿,有补肾固涩之效
补中益气汤:针对气虚下陷型尿失禁,提升中气

食疗 调理

通过饮食调理也能有效改善肾气:
– 黑豆核桃粥:黑豆 50 克,核 桃仁30 克,粳米 100 克,共同煮粥
– 山药枸杞汤:新鲜山药 200 克,枸杞 15 克,排骨适量炖汤
韭菜 炒虾仁:韭菜 200 克,鲜虾仁 100 克,补肾温阳

针灸与艾灸

特定 穴位 的刺激能有效增强肾气:
– 关元穴、气海穴:位于下腹部,艾灸可温补肾阳
– 肾俞穴、膀胱俞穴:位于腰部,针灸可强化肾与膀胱功能
–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调理肝脾肾三经

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

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

盆底肌训练是改善产后尿失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 正确识别盆底肌:在排尿时尝试中断尿流,使用的肌肉就是盆底肌
2. 基础训练:收缩盆底肌 5 秒,放松 10 秒,每次 10-15 组,每日 3 次
3. 进阶训练:逐渐增加收缩时间至 10 秒,并尝试在不同体位下练习

膀胱训练

通过调整排尿习惯来改善尿频:
– 制定排尿时间表,逐渐延长排尿间隔
– 当尿意来袭时,先尝试分散注意力,延迟排尿
– 记录排尿日记,了解自己的排尿模式

核心肌群训练

强化核心肌群有助于改善盆底支撑:
– 腹式呼吸训练:平躺,膝部弯曲,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缩腹部
– 桥式运动:仰卧屈膝,抬起臀部,保持 5 -10 秒
– 温和的瑜伽和普拉提动作

预防胜于治疗

产前预防措施

预防产后尿频漏尿应从孕期开始:
– 孕期进行适当的盆底肌训练
– 控制体重增长,避免过度 肥胖
– 预防和治疗孕期 便秘,减少对盆底的压力

产后及时干预

分娩后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 产后 42 天进行盆底功能评估
– 及时开始盆底康复训练
– 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 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

生活习惯调整

日常生活中的小改变也能带来大不同:
– 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
– 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
– 穿着舒适的内衣和衣物,避免对腹部和盆腔造成压迫

结语

产后尿频和漏尿是许多新妈妈面临的常见问题,但并非不可改善。通过中医固肾方案调理内在体质,结合科学的康复训练强化盆底功能,大多数症状都能得到显著改善。重要的是,新妈妈们不应默默忍受这些问题,而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采取有效措施,重获健康和自信。记住,关爱自己也是关爱宝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文完
 0
admin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admin 于2025-10-30发表,共计1448字。
转载说明: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