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小儿惊风?
小儿 惊风 , 中医 又称“惊厥”或“抽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症之一。现代医学称之为“热性惊厥”,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 6 个月至 5 岁的婴幼儿,多数与高热有关。当孩子出现惊风症状时,家长常常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针灸能否用于小儿惊风急救?
这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重要问题。从中医角度来看,针灸确实可以作为小儿惊风的辅助急救手段,但需要明确的是,针灸不能完全替代现代医学的急救措施。
针灸急救的可行性:
– 特定 穴位 如人中、合谷、十宣等具有开窍醒神、镇静止痉的作用
– 针灸刺激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肌肉痉挛
– 对于轻度惊厥,针灸可能起到缓解作用
针灸急救的局限性:
– 对于严重惊厥,单纯依靠针灸可能延误治疗
– 需要专业针灸医师操作,家长不宜自行尝试
– 必须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和治疗
针灸止痉方案详解
对于小儿惊风,中医有一套相对完整的针灸止痉方案,但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常用止痉穴位:
1. 人中穴:位于鼻唇沟的上 1 / 3 与中 1 / 3 交界处,是急救要穴,能开窍醒神
2. 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平第二掌骨中点处,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作用
3. 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能平肝熄风
4. 十宣穴:十指尖端,距指甲 0.1 寸处,点刺出血可清热开窍
操作方法:
– 采用快速针刺法,不留针或短暂留针
– 手法宜轻、快、浅,避免过度刺激
– 对于高热惊厥,可配合十宣穴点刺放血
小儿惊风的急救处理措施
当孩子发生惊风时,家长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立即处理步骤:
1. 保持镇静,将孩子平放在安全、柔软的地方
2. 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 呕吐 物吸入
3. 清除口鼻分泌物,但不要强行撬开牙关
4. 记录发作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和表现特点
5. 如有高热,可采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
避免的错误做法:
– 不要强行按压抽搐的肢体
– 不要往孩子口中塞任何东西
– 不要在抽搐时喂药或喂水
– 不要大声喊叫或摇晃孩子
何时需要立即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时,必须立即就医:
紧急就医指征:
– 首次发生惊厥
– 抽搐持续时间超过 5 分钟
– 短时间内多次发作
– 发作后意识恢复缓慢
– 伴有呼吸困难、唇色发紫
– 年龄小于 6 个月或大于 5 岁
就医后需要进行的检查:
– 详细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评估
– 血常规、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
– 必要时进行脑电图、头颅 CT 或 MRI
– 根据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腰椎穿刺
综合治疗与预防建议
中西医结合治疗:
– 急性期以西药控制症状为主
– 缓解期可配合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
–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感染、降低体温
预防措施:
1. 对于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发热早期及时使用退热药
2. 增强孩子体质,提高免疫力
3. 避免突然的高热刺激
4. 定期儿童保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结语
小儿惊风是常见的儿科急症,针灸可以作为辅助急救手段,但不能替代现代医学治疗。家长应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同时明确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和局限性。对于小儿惊风,最安全的方式是在急救处理后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接受规范治疗。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大多数小儿惊风预后良好,家长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