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肩膀受伤易致肱骨外科颈骨折?解析中医调理方案、功能锻炼及护理要点

20次阅读

为什么老年人肩膀受伤容易导致 肱骨外科颈骨折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骨骼质量逐渐下降,骨质疏松问题日益突出。肱骨外科颈位于肩关节下方,是肱骨近端较脆弱的部位。当老年人不慎摔倒时,本能地会用手撑地,巨大的冲击力便会传导至这一区域,导致 骨折 发生。

主要风险因素包括:
– 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骨骼脆性增加
– 肌肉萎缩:肩周肌肉支撑力减弱,保护能力下降
– 平衡能力减退:增加摔倒风险
– 反应迟钝:无法及时调整姿势减轻冲击

中医 视角下的肱骨外科颈骨折调理方案

分期治疗原则

急性期(伤后 1 - 2 周)
中医认为此期属气滞血瘀,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常用桃红四物汤加减,配合局部外敷活血止痛膏药,促进血肿吸收,减轻肿胀疼痛。

中期(伤后 2 - 4 周)
此期瘀血渐消,但筋骨未续,治疗重点转向接骨续筋。可选用接骨七厘片等中成药,配合 黄芪 当归 等益气养血药物,促进骨痂形成。

恢复期(伤后 4 周以上)
此时骨折已初步连接,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常用健步虎潜丸或六味地黄丸加减,配合 食疗 调理,加速功能恢复。

特色中医疗法

针灸治疗
选取肩髃、肩髎、臂臑等 穴位,配合合谷、曲池等远端取穴,疏通经络,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中药熏洗
骨折中后期可采用活血通络的中药熏洗患处,如桂枝、桑枝、伸筋草、透骨草等,温经通络,松解粘连。

推拿 按摩
待骨折稳定后,运用轻柔的推拿手法放松肩周肌肉,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功能锻炼:循序渐进恢复肩关节功能

功能锻炼是肱骨外科颈骨折康复的关键环节,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早期锻炼(伤后 1 - 3 周)
– 手指、腕关节及肘关节的主动活动
– 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
– 钟摆样运动:身体前屈,患臂自然下垂,做轻柔摆动

中期锻炼(伤后 3 - 6 周)
– 肩关节前后、内外方向的主动活动
– 爬墙运动:面对墙壁,手指向上爬行,逐渐提高肩关节活动度
– 滑轮训练:利用滑轮装置辅助健侧带动患侧活动

后期锻炼(伤后 6 周以上)
– 肩关节各方向的全范围活动
– 抗阻力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肩部肌力训练
–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逐步恢复梳头、穿衣等动作

全面护理要点:促进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

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体位管理
睡觉时适当垫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仰卧时在患侧上肢下方放置软枕,保持肩关节处于舒适位置。

疼痛管理
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止痛药物,结合放松技巧、分散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疼痛。注意观察疼痛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并发症预防
警惕长期固定可能导致肩周粘连,按医嘱及时开始功能锻炼。老年人长期卧床需预防 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营养支持策略

高钙饮食
增加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质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

蛋白质补充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肉、鸡蛋、瘦肉等,为骨折愈合提供原料。

促进钙吸收
补充维生素 D,适量晒太阳,促进钙质吸收利用。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 C、锌等微量元素,促进胶原蛋白合成。

心理支持与安全教育

心理调适
骨折恢复期较长,老年人易产生焦虑、沮丧情绪。家人应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心态。

环境安全
评估居家环境,消除跌倒隐患,如移除地面障碍物、安装扶手、改善照明等。

活动指导
指导老年人使用助行器,穿着防滑鞋,避免在不平坦路面上行走,降低再次摔倒风险。

结语

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通过中西医结合的调理方案、科学的功能锻炼和全面的护理措施,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关键在于早期正确诊断、规范治疗和坚持康复训练,同时注意预防再次跌倒,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康复。

正文完
 0
admin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admin 于2025-10-30发表,共计1433字。
转载说明: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