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等症状。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不良姿势,椎间盘逐渐失去弹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剧烈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在弯腰、久坐或 咳嗽 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 如何看待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为 ”腰痛 ”、” 痹证” 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外感风寒湿邪等因素有关。中医强调 ” 不通则痛 ”,椎间盘突出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从而引发疼痛。
中医康复治疗方案
1. 中药治疗
中医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特点,采用个性化中药 方剂。常见治疗方案包括:
– 活血化瘀类方药:如桃红四物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温经散寒类方药:如独活寄生汤,缓解寒湿型腰痛
– 补益肝肾类方药:如六味地黄丸,强化骨骼和软组织
2. 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 穴位,调节气血,缓解疼痛。常用穴位包括:
– 肾俞穴、大肠俞穴:位于腰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 环跳穴、委中穴:缓解下肢放射痛
– 阳陵泉穴、悬钟穴:舒筋活络,改善下肢功能
3. 推拿 按摩
专业的中医推拿可以:
– 放松腰部肌肉紧张
–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调整小关节错位
– 促进炎症吸收
日常姿势调整要点
正确坐姿
- 保持腰背挺直,使用腰靠垫
- 双脚平放地面,膝关节呈 90 度
-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 45 分钟起身活动
科学站姿
- 重心均匀分布在双脚
- 收腹挺胸,保持脊柱自然曲线
- 避免穿高跟鞋过久
安全弯腰
- 屈膝下蹲,保持腰背挺直
- 避免直接弯腰搬重物
- 使用腿部力量而非腰部力量
康复锻炼指南
急性期锻炼
在疼痛剧烈阶段,应以休息为主,可进行:
– 腹式呼吸训练:放松腰部肌肉
– 踝泵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 轻微的膝关节屈伸
恢复期锻炼
疼痛缓解后,可逐渐增加:
– 骨盆后倾训练:仰卧位,屈膝,轻轻将腰部压向床面
– 桥式运动:增强臀部和腰部力量
– 猫式伸展:改善脊柱灵活性
巩固期锻炼
- 小燕飞:强化腰背肌群
- 平板支撑:增强核心稳定性
- 游泳:水中运动减轻腰椎负担
生活调理建议
睡眠姿势
- 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
- 仰卧时膝下放置软垫
- 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
饮食调理
- 增加富含钙质食物:牛奶、豆制品
- 补充维生素 D:促进钙吸收
- 多食活血食物:黑木耳、山楂
情绪管理
- 保持乐观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 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
- 建立康复信心,避免焦虑情绪
预防复发措施
- 维持健康体重,减轻腰椎负担
- 坚持规律锻炼,强化核心肌群
- 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凉
- 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避免突然的扭转和负重动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坚持治疗和锻炼。通过科学的中医康复方案、正确的姿势调整和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显著改善,重获健康生活。
如有严重症状或病情加重,请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正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