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磨损和破坏。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失去弹性,加上长期负重和磨损,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上下楼梯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可达体重的 3 - 4 倍,因此成为骨性关节炎患者最明显的症状表现之一。
为什么上下楼时疼痛加剧?
生物力学因素
上下楼梯时,膝关节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扭转力。上楼梯时,膝关节屈曲角度增大,髌骨与股骨间的压力增加;下楼梯时,膝关节不仅要承受体重,还要缓冲下冲的力量,这对已经受损的关节软骨来说是巨大挑战。
肌肉力量不足
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肌肉。当这些肌肉力量不足时,膝关节的稳定性下降,导致关节面压力分布不均,加剧软骨磨损。
体重过重的影响
体重每增加 1 公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在行走时增加 3 公斤,上下楼时增加 4 - 5 公斤。过重的体重直接加剧关节负担,加速软骨磨损。
中医 护膝方案
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 ” 肝主筋,肾主骨 ”,膝关节问题与肝肾亏虚密切相关。根据辨证分型,可采用以下 方剂:
– 肝肾亏虚型:独活寄生汤加减,滋补肝肾、强筋健骨
– 寒湿痹阻型:薏苡仁汤加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
– 瘀血阻络型:桃红四物汤加减,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针灸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 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常用穴位包括:
– 犊鼻穴、膝眼穴:局部取穴,直接作用于膝关节
– 阳陵泉穴、足三里穴:远道取穴,调节经气
– 肾俞穴、肝俞穴:背俞穴,补益肝肾
推拿 按摩
专业推拿手法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 点按法:重点刺激膝关节周围穴位
– 揉捏法:放松大腿及小腿肌肉
– 拨筋法:松解粘连的筋膜和韧带
中药外治法
康复训练方案
肌肉强化训练
股四头肌训练
– 直腿抬高:仰卧位,伸直膝关节抬腿,保持 10 秒后缓慢放下
– 静蹲练习: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缓慢下蹲至膝关节屈曲 30-45 度
– 终末伸膝:坐位,膝下垫毛巾卷,用力伸直膝关节
腘绳肌训练
– 俯卧屈膝:俯卧位,缓慢屈曲膝关节
– 站姿后抬腿:扶墙站立,向后抬起腿部
关节活动度训练
- 膝关节屈伸:坐位,缓慢屈曲和伸直膝关节
- 骑固定自行车:无负重情况下改善关节活动度
- 跟 - 臀滑动:俯卧位,屈曲膝关节使脚跟接近臀部
平衡与稳定性训练
- 单腿站立:扶墙单腿站立,逐渐延长站立时间
- 平衡板训练: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平衡板
- 直线行走:沿直线行走,提高身体协调性
体重管理策略
饮食调整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年龄、性别、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创造适当的热量缺口,每周减重 0.5- 1 公斤为宜。
选择对关节有益的食物
– 富含 Omega- 3 脂肪酸的食物:深海鱼、亚麻籽,有助减轻炎症
– 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蓝莓、菠菜、胡萝卜,减少氧化损伤
– 富含钙和维生素 D 的食物:奶制品、豆制品,增强骨骼健康
避免加重炎症的食物
减少红肉、加工食品、高糖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能加重关节炎症反应。
适宜的运动方式
低冲击有氧运动
– 游泳和水中运动:水的浮力减轻关节负担
– 骑自行车:调节合适座高,减少膝关节压力
– 椭圆机训练:模拟走路动作,但减少冲击力
运动注意事项
– 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适当拉伸
– 避免跳跃、深蹲等高冲击动作
– 疼痛时立即停止运动,不要勉强
日常生活管理
正确上下楼梯技巧
- 上楼梯时:好腿先上,坏腿跟上
- 下楼梯时:坏腿先下,好腿跟上
- 使用扶手支撑,减轻膝关节负担
- 一步一阶,避免跨步过大
辅助器具使用
- 膝关节支具:提供外部支持,增加稳定性
- 手杖或步行器:减轻患侧膝关节负重
- 选择合适的鞋子:有良好缓冲功能的鞋子能减少冲击
生活习惯调整
-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 坐位时尽量伸直膝关节
- 睡眠时可在膝下放置软枕
- 注意膝关节保暖,避免受凉
综合管理计划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管理需要综合 approach,结合中医治疗、康复训练和体重管理。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定期评估效果并调整治疗计划。通过科学管理,大多数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记住,早期干预和持续管理是控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展的关键。如有严重疼痛、关节变形或功能明显受限,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