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压疮?为什么长期卧床患者容易发生?
压疮,又称压力性损伤,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损伤的病症。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受限,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加上潮湿、摩擦等因素,极易形成压疮。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导致感染、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延长康复时间。
压疮康复中的关键问题
问题一:如何评估压疮的严重程度?
压疮根据严重程度分为四期:
– 一期:皮肤完整,出现指压不变白的红斑
– 二期:部分皮层缺失,表现为浅表开放性溃疡
– 三期:全层皮肤缺失,可见皮下脂肪组织
– 四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暴露骨骼、肌腱或肌肉
准确评估压疮分期是制定康复方案的基础,建议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评估。
问题二:如何有效促进压疮愈合?
中医 生肌方案
中医认为压疮属于 ” 疮疡 ” 范畴,多因气血亏虚、经络阻滞所致。中医生肌方案注重整体调理与局部治疗相结合:
内服中药调理:
– 补气养血:使用 黄芪 、党参、 当归 等药材,改善全身气血状况
– 活血化瘀:采用 桃仁 、 红花 、 川芎 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 托毒生肌:应用 金银花 、 连翘 等清热解毒,配合 白及 、 乳香 等促进肌肉生长
外用生肌药物:
– 生肌玉红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 象皮生肌膏:加速创面愈合
– 中药泡洗:使用黄柏、苦参等煎汤清洗创面,清热解毒
针灸与艾灸:
– 针灸足三里、关元等 穴位,增强机体免疫力
– 艾灸压疮周围穴位,改善局部气血循环
问题三:如何通过体位调整预防和治疗压疮?
体位调整是压疮预防和康复的核心措施:
翻身技巧:
– 每 2 小时更换一次体位,使用钟表式翻身法
– 侧卧位时保持 30 度角,避免直接压迫股骨大转子
– 建立翻身记录卡,确保按时执行
减压装置应用:
– 使用交替压力气垫床,减少局部持续受压
– 骨突部位放置软枕、海绵垫或减压贴
– 足跟使用悬空装置,避免与床面直接接触
体位摆放原则:
– 保持关节功能位,预防挛缩
– 避免拖拉患者,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
– 床头抬高不超过 30 度,除非有医疗需求
问题四:压疮护理有哪些关键要点?
创面护理:
– 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
– 清创: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机械清创或酶学清创
– 敷料选择:根据压疮分期和渗液情况选择合适敷料
皮肤保护:
–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
– 使用屏障霜保护周围皮肤
– 每天检查全身皮肤,及早发现问题
营养支持:
– 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
– 补充维生素 C 和锌:加速伤口愈合
– 保证充足水分摄入:维持皮肤弹性
并发症预防:
– 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观察感染迹象
– 疼痛管理:合理使用止痛措施,提高患者舒适度
–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增强康复信心
压疮康复的注意事项
压疮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在康复过程中,应注意:
- 定期评估康复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注意原发病的治疗,改善全身状况
- 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 出现发热、创面恶化和异常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长期卧床压疮的康复需要耐心和坚持,通过科学的中医生肌方案、规范的体位调整和细致的护理,大多数压疮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和治愈。关键在于早期预防、及时干预和综合治疗,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