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王华磊教授率队测产天麻示范基地,聚焦产业问题,力促百亿级天麻产业发展

18次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部署,近日,贵州省中药材产业体系首席专家、贵州大学农学院王华磊教授率队到体系栽培与育种功能实验室作为技术支撑的 天麻 种植示范基地开展现场测产活动。并针对天麻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示范基地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并在技术上给予指导。

贵州王华磊教授率队测产天麻示范基地,聚焦产业问题,力促百亿级天麻产业发展插图

天亿合作社:红乌杂交品种林下仿野生种植表现优异

在大方县小屯乡大田村观音组,天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仿野生天麻基地海拔 1560 米,建在 2700 余亩的树林下,主要种植红乌杂交麻,测产组严格遵循随机抽样原则,选取 5 个代表性样方进行实地采收称量。5 个样方中最高产量为 7.32 千克 / 平方米,最低产量为 4.49 千克 / 平方米,折合平均亩产鲜重为 215.7kg(按林下 40 平方米折合一亩计),产量较为稳定。合作社负责人彭支书告诉大家,今年通过直播带货,每公斤能卖到 50-60 元,每亩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栽培与育种功能实验室主任李金玲老师说,天麻的产量与使用的麻种量、麻种规格、蜜环菌、菌材以及当年的生态气象条件都有关系,通过近 3 年的示范,产量均能稳定在 5 千克 / 平方米以上,说明了我们的技术成熟,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

贵州王华磊教授率队测产天麻示范基地,聚焦产业问题,力促百亿级天麻产业发展插图1

永兴合作社:林下钵栽乌天麻实现优质高产

随后,测产组又赶赴大方县慕俄格古城街道云龙脚乡对林下钵栽天麻种植示范基地进行了测产,该基地采用直径 30cm、高 45cm 的专用营养钵种植乌天麻零代种,测产组随机抽取 30 钵进行现场采收,实收鲜天麻 49.2kg,平均单钵产量达 1.64kg。

贵州永兴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德见说:“按今年的价格平均每钵有 80–100 元收入,非常满意,目前市场上鲜天麻最早 7 月份就可以上市,供应比较紧缺的是 4、5、6 三个月份。这三个月如果市场上有鲜天麻销售,售价会更高。”

“天麻进入国家药食同源物质目录后,市场对天麻产品提出了新需求,如何实现天麻鲜品的周年供应,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体系通过组织专家团队攻关,采取低温中湿保鲜贮藏和反季节生产,已经成功实现了鲜天麻周年供应,下一步体系将组织专家加强鲜天麻周年供应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批能够周年供应鲜天麻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贵州省天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王华磊说,“天麻是贵州主产道地药材之一,中药材产业体系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发展中药材产业的目标任务,加快建设天麻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创新天麻产业的贵州优势,形成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天麻全产业链的发展和壮大,打造百亿级天麻产业。”

正文完
 0
admin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admin 于2025-10-30发表,共计1041字。
转载说明: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