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足第 1 跖骨骨折 的基本认识
什么是第 1 跖骨 骨折
第 1 跖骨位于足部内侧 ,是大脚趾根部连接足弓的重要骨骼。作为足部五根跖骨中最粗壮的一根,它承担着人体行走时约三分之一的重力负荷。 第 1 跖骨骨折 是指该骨骼因外力作用而发生完整性和连续性的中断,是足部损伤中较为常见的类型。
骨折 类型与严重程度
按骨折线形态分类
- 横形骨折:骨折线与骨骼长轴垂直
- 斜形骨折:骨折线呈一定角度
- 粉碎性骨折:骨骼碎成三块以上
- 应力性骨折:因反复微小创伤积累导致
按骨折稳定性分类
- 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无明显移位
- 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有明显移位或成角
主要发病原因
直接暴力 和间接暴力 是导致左足第 1 跖骨骨折的两大主要原因。直接暴力包括重物砸伤、车轮碾压等;间接暴力则常见于扭伤、跌倒时足部着地姿势不当等。此外,骨质疏松 患者和 高强度运动 爱好者也是该骨折的高发人群。
二、左足第 1 跖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典型症状表现
剧烈疼痛 、 明显肿胀 和功能障碍 是左足第 1 跖骨骨折的三大典型症状。患者在受伤后立即感到足部剧烈疼痛,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受伤部位在数小时内迅速肿胀,皮肤可能出现瘀斑。
影像学检查手段
X 线检查 是诊断第 1 跖骨骨折的首选方法,通常需要拍摄足部正位、侧位和斜位片。对于复杂骨折或 X 线难以明确的病例,CT 扫描 能提供更详细的三维信息。而 MRI 则对发现应力性骨折和周围软组织损伤具有独特优势。
治疗方案选择
保守治疗方法
对于无移位或轻微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常采用 保守治疗。具体包括:
– 石膏 固定 :使用小腿 石膏 或支具固定 4 - 6 周
– 休息与抬高:促进肿胀消退和骨折愈合
–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疼痛和炎症
手术治疗指征
当骨折符合以下条件时,需要考虑 手术治疗:
– 明显移位 的关节内骨折
– 开放性骨折 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
– 保守治疗失败 的骨折
– 多发性骨折 或伴有其他足部损伤
手术方法主要包括 切开复位内固定,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物维持骨折端的稳定对位。
三、康复过程与预防措施
康复阶段划分
急性期康复(0- 2 周)
此阶段重点是 控制肿胀 和缓解疼痛。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非负重下的足趾主动活动,维持关节活动度。同时使用冰敷和抬高患肢,促进肿胀消退。
中期康复(2- 6 周)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开始 部分负重 训练。进行足踝各方向的主动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可配合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刺激等促进骨折愈合。
后期康复(6 周以后)
当 X 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有骨痂形成时,可开始 完全负重 行走。进行足部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逐步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
并发症与预防
常见并发症
延迟愈合 、 畸形愈合 和创伤性关节炎 是左足第 1 跖骨骨折的主要并发症。此外,还可能发生 关节僵硬 、 慢性疼痛 和功能障碍 等问题。
有效预防措施
- 运动前充分热身,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
- 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滑倒和跌落
- 加强足部肌肉锻炼,提高骨骼强度
- 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的钙和维生素 D 摄入
总结
左足第 1 跖骨骨折 是常见的足部损伤,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至关重要。通过 X 线检查 明确骨折类型和程度后,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保守治疗 或手术治疗 。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从急性期的肿胀控制到后期的功能训练,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目标。 合理康复 不仅能促进骨折愈合,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恢复足部功能。对于 左足第 1 跖骨骨折 患者而言,遵循医嘱、积极配合康复训练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