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爱犯困是多寐吗?科普中医辨证方案、调理方法及预防

21次阅读

多寐 与普通犯困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总爱犯困的困扰。但这种情况是否就是 中医 所说的 ” 多寐 ” 呢?实际上,普通犯困与多寐存在本质区别。普通犯困多是暂时性的疲劳表现,经过适当休息即可缓解;而多寐则是一种病理状态,表现为不分昼夜、不分场合的嗜睡,即使夜间睡眠充足,白天仍然昏昏欲睡,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总爱犯困的可能原因

生理性因素

不规律的作息时间、睡眠质量 差、营养不均衡、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白天频繁犯困。现代人常因工作压力大、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打乱了正常的生物钟,从而出现白天精神不济的情况。

病理性因素

从中医角度看,总爱犯困可能与多种病理状态相关:
脾虚湿盛: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内停,清阳不升,导致头昏嗜睡
肾阳不足:肾阳虚衰,温煦功能减退,精神不振
气血两虚:气血不足,心神失养,表现为疲倦乏力
痰湿困脾:痰湿内阻,蒙蔽清窍,引起嗜睡多寐

中医辨证分型及表现

脾虚湿困型

主要症状为头重如裹、四肢困重、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缓。这类患者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损伤 脾胃,导致水湿运化失常。

肾阳亏虚型

表现为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细。多见于年老体弱或久病不愈者。

气血不足型

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 怔忡、气短懒言,舌质淡,脉细弱。常见于大病初愈或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

痰浊内阻型

可见头目 眩晕 、胸闷脘痞、恶心 呕吐、喉中痰多,舌苔厚腻,脉滑。多因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所致。

中医调理方案

中药治疗

根据不同证型,中医采用相应方药:
脾虚湿困 :常用参苓 白术 散、平胃散等健脾祛湿
肾阳亏虚:多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温补肾阳
气血两虚:适用八珍汤、归脾汤等益气补血
痰浊内阻:可用二陈汤、温胆汤等化痰祛湿

饮食调理

针对不同证型的 食疗 方案:
脾虚湿困:多食山药、薏米、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物
肾阳亏虚 :适当食用羊肉、 韭菜、核桃等温补食物
气血不足 :多摄入红枣、桂圆、瘦肉等 补气血 食材
痰浊内阻:建议食用萝卜、橘子皮、薏苡仁等化痰食品

针灸与推拿

通过刺激特定 穴位 ,如足三里、脾俞、肾俞、百会等,可以调节脏腑功能,改善多寐症状。推拿 按摩 也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疲劳。

运动疗法

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有助于气血运行,增强体质,改善脾虚湿困状态,提高日间警觉度。

预防措施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确保每天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合理饮食

饮食定时定量,营养均衡,避免过食生冷、油腻、甜腻之物,以免损伤脾胃,滋生湿邪。

调节情志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思虑,因思虑过度会损伤脾胃,加重嗜睡症状。

适度运动

坚持适量运动,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环境调节

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避免潮湿,因外湿可引动内湿,加重多寐症状。

结语

总爱犯困确实可能是多寐的表现,但需要结合具体症状进行辨证。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多寐症状都能得到有效改善。如果嗜睡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中医师的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记住,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是预防和改善多寐的关键。

正文完
 0
admin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admin 于2025-10-30发表,共计1283字。
转载说明: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