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疮疡“走黄”?
疮疡“走黄”是 中医 对疮疡毒邪 内陷、扩散全身的危急重症的特定称谓。这一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是外科感染中最危险的状况之一。当疮疡的毒邪不能局限在局部,反而通过经络内传脏腑,就会引发全身性的严重中毒反应,危及患者生命。
走黄的危险性有多大?
走黄是真正的中医急症,其危险性不容小觑:
- 病情进展迅速:从局部感染到全身中毒,可能仅需数小时至数天
- 多器官损伤:毒邪可波及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
- 死亡率高:在古代医疗条件下,走黄的死亡率极高;现代虽有好转,但仍是危重症
- 并发症严重: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致命并发症
走黄的急症表现
局部症状变化:
– 原疮疡病灶突然疮顶黑陷无脓
– 疮周红肿迅速扩散,边界不清
– 局部疼痛加剧或反常减轻(神经受损)
全身中毒表现:
– 寒战高热,体温可达 39-40℃以上
– 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意识模糊
– 头痛、关节酸痛、全身不适
– 呼吸急促,心率增快
– 皮肤可能出现瘀点、瘀斑
– 严重时出现谵妄、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中医对走黄的急救方案
急救原则
中医治疗走黄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兼顾扶正固脱。
具体急救措施
内治方法:
– 重剂清热解毒:使用 黄连 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 方剂 加减
– 凉血散瘀:配合犀角地黄汤类方药
– 通腑泄热:对伴有 便秘 者使用大黄等通下药物
– 益气固脱:对正气虚衰者加入 人参、附子等回阳救逆
外治方法:
– 疮疡局部切开引流,排除毒邪
– 外用清热解毒、提脓祛腐的药物
– 使用箍围药防止毒邪进一步扩散
针灸急救:
– 选取大椎、曲池、合谷等 穴位 清热
– 委中点刺出血泄热毒
– 神阙、关元灸法回阳固脱
走黄的预警要点
高危人群识别:
– 糖尿病 患者
– 免疫功能低下者
– 年老体弱者
– 营养不良患者
早期预警信号:
– 疮疡局部突然恶化:肿势扩散、疼痛加剧、脓液减少
– 出现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
– 精神状态的改变:烦躁或萎靡
– 食欲突然减退,伴有恶心 呕吐
– 原发病灶远隔部位出现红肿热痛
预防措施:
– 疮疡早期及时规范治疗,避免挤压
–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 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
– 出现疮疡后密切观察全身情况变化
现代医学结合治疗的重要性
虽然中医在走黄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现代医疗条件下,中西医结合治疗 是最佳选择:
- 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 必要的清创手术,彻底清除感染源
- 支持治疗: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
- 器官功能支持,如呼吸机、血液净化等
结语
疮疡走黄是中医外科中的危急重症,起病急、发展快、危害大。认识其危险性,掌握早期识别要点,了解急救原则,对于及时救治、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一旦怀疑走黄,必须立即就医,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