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牙齿敏感症?
当您享用冰淇淋或喝热咖啡时突然感到牙齿刺痛,这种遇冷热酸甜刺激产生的短暂尖锐疼痛,很可能就是牙齿敏感症的典型表现。牙齿敏感症,医学上称为 ” 牙本质过敏 ”,是指牙齿在受到温度、化学、机械或渗透压等刺激时出现的特殊酸痛症状。
牙齿敏感症的主要特征是:疼痛短暂而尖锐,刺激消失后疼痛随即停止;疼痛部位明确,患者能准确指出哪颗牙齿不适;疼痛程度从轻微不适到难以忍受不等。据统计,全球约有 30%-50% 的成年人受到牙齿敏感问题的困扰。
牙齿敏感症的常见原因
牙釉质磨损
牙釉质是保护牙齿的最外层,当其受损变薄时,内部的牙本质就会暴露。牙本质内含无数微细管道(牙本质小管),直接通向牙髓神经。当这些管道暴露后,外部刺激就能直接传导至神经,引发疼痛。
导致牙釉质磨损的常见因素包括:
– 刷牙方式不当,过度用力或使用硬毛牙刷
– 频繁食用酸性食物和饮料
– 磨牙症(夜间磨牙)
– 年龄增长导致的自然磨损
牙龈退缩
牙龈退缩会使牙根表面的牙骨质暴露,而牙骨质的保护能力远不如牙釉质。牙龈退缩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 牙周疾病
– 刷牙力度过大
– 牙齿排列不齐
– 不良修复体边缘刺激
其他因素
牙齿裂纹、龋齿、牙齿美白治疗后的暂时敏感以及某些牙科治疗过程也可能导致牙齿敏感问题。
中医 视角下的牙齿敏感症
传统中医认为 ” 齿为骨之余,肾主骨 ”,牙齿健康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同时,” 龈为胃之络 ”,牙龈问题多与胃经相关。中医将牙齿敏感归因于以下几种情况:
肾阴亏虚
肾精不足无法上濡牙齿,导致牙齿失养而敏感。常伴有腰膝酸软、头晕 耳鸣、咽干口燥等症状。
胃火上炎
过食辛辣油腻导致胃火炽盛,火邪上炎至牙龈和牙齿,引起敏感和牙龈红肿。多伴有 口臭 、 便秘、喜冷饮等症状。
气血不足
气血无法充分滋养牙齿和牙龈组织,导致牙齿脆弱敏感。常表现为面色无华、乏力、心悸 等。
中医脱敏方案
中药漱口方
骨碎补漱口液:取骨碎补 15 克,加水煎煮 20 分钟,待温后漱口,每日 2 - 3 次。骨碎补有补肾强骨、活血止痛的功效。
细辛甘草汤:细辛 3 克、甘草 10 克,煎水漱口。细辛有局部麻醉作用,能暂时缓解敏感症状。
五倍子含漱液:五倍子 15 克煎水,含有丰富鞣酸,能帮助封闭牙本质小管。
穴位 按摩
-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按摩此穴有止痛效果。
- 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牙时肌肉隆起处,按摩可缓解牙齿不适。
- 下关穴:位于耳前方,颧弓下缘凹陷处,对上下牙敏感均有帮助。
每日每穴按摩 2 - 3 分钟,以感到酸胀为度。
饮食调理
根据体质类型选择相应食物:
– 肾阴亏虚者:多食黑芝麻、核桃、枸杞、桑葚等滋补肾阴之物。
– 胃火上炎者:适量食用绿豆、苦瓜 、 梨、莲藕等清胃火食物。
– 气血不足者:增加红枣、桂圆、山药、牛肉等 补气血 食材。
避免过食酸甜、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日常护齿技巧与预防措施
正确刷牙方法
- 选择软毛牙刷,避免过度磨损牙釉质。
- 采用巴氏刷牙法,刷毛与牙齿呈 45 度角,小范围水平颤动。
- 刷牙力度轻柔,避免 ” 拉锯式 ” 横刷。
- 使用含氟牙膏或专业抗敏感牙膏。
饮食习惯调整
- 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频率。
- 食用酸性食物后不要立即刷牙,先用清水漱口,等待至少 30 分钟再刷牙。
- 避免过冷过热食物的急剧温度变化。
- 不直接用牙齿咬硬物(如冰块、硬壳类食物)。
专业防护措施
-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每 6 个月至 1 年一次。
- 必要时可进行专业氟化物涂膜治疗。
- 对于严重磨牙患者,可定制专业夜磨牙垫。
- 牙龈退缩严重者,可考虑牙周手术治疗。
何时需要就医?
虽然轻度牙齿敏感可通过家庭护理改善,但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敏感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
- 出现自发性疼痛(无刺激时也痛)
- 疼痛剧烈影响日常生活
- 伴有牙龈肿胀、出血或牙齿松动
牙齿敏感症虽不是危及生命的疾病,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通过了解其原因,结合中医调理和现代护齿方法,多数人的症状可以得到显著改善。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专业检查,是预防牙齿敏感症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