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静脉内瘘取栓术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动静脉内瘘取栓术
动静脉内瘘取栓术是一种 专门用于清除动静脉内瘘中血栓的外科手术。这种手术主要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当他们的动静脉内瘘发生血栓形成导致血流受阻时,就需要进行取栓术来恢复内瘘功能。
手术的必要性与适应症
血栓形成是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导致内瘘失去功能,影响患者的透析治疗。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考虑进行取栓术:
– 内瘘震颤和杂音消失
– 透析时血流量不足
– 超声检查确认血栓形成
– 内瘘部位出现疼痛和肿胀
手术的禁忌症
并非所有内瘘血栓都适合取栓术,以下情况应谨慎考虑:
– 内瘘感染活动期
– 血栓形成时间过长(通常超过 48 小时)
– 患者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手术
– 内瘘血管质量差,多处狭窄或病变
二、动静脉内瘘取栓术的手术过程
术前准备与评估
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包括:
患者评估
- 全面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凝血功能
- 评估内瘘血栓的范围和程度
- 确定手术方案和可能的替代方案
影像学检查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 明确血栓的位置、长度和性质
- 评估流入道和流出道血管情况
手术步骤详解
标准化的手术操作确保治疗效果,主要步骤包括:
麻醉与切口
- 通常采用局部麻醉
- 根据血栓位置选择合适的切口
- 充分暴露血栓段血管
血栓取出技术
机械取栓法
- 使用 Fogarty 球囊导管取栓是最常用的方法
- 通过血管切口插入导管
- 越过血栓后充盈球囊,缓慢拉出
药物溶栓辅助
- 在机械取栓基础上配合药物溶栓
- 提高取栓成功率
- 减少血管内膜损伤
血管修复与重建
- 检查取栓后血管通畅情况
- 处理可能存在的血管狭窄
- 必要时进行血管补片成形术
术中注意事项
精细的操作技术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 避免过度扩张球囊导致血管损伤
– 注意保护血管内膜
– 彻底清除所有血栓碎片
– 确保近远端血流恢复
三、术后管理与并发症防治
术后监护要点
严密的术后观察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早期监护
- 密切监测内瘘震颤和杂音
- 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和血肿
- 评估肢体血液循环情况
功能评估
- 术后 24 小时内进行超声检查
- 评估血流速度和血管通畅性
- 为首次透析使用做好准备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及时识别和处理并发症至关重要:
常见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 再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 切口感染和出血
- 血管损伤和假性动脉瘤形成
远期并发症
- 血管狭窄复发
- 内瘘功能不良
- 血管内膜增生
预防措施
- 规范的抗凝治疗是预防再血栓的关键
- 合理的穿刺计划和护理
- 定期随访和超声监测
康复与长期管理
系统的长期管理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 制定个体化的抗凝方案
– 教育患者正确的内瘘护理方法
– 建立规律的随访计划
– 及时处理新出现的问题
总结
动静脉内瘘取栓术是挽救血栓性内瘘的重要治疗方法 。通过规范的手术操作, 能够有效恢复内瘘功能,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术前精确评估、术中精细操作和术后系统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三大要素。 重点在于及时诊断、把握手术时机和预防并发症 。在《动静脉内瘘取栓术》的整个过程中, 再血栓形成的预防和长期通畅率的维持 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取栓术的成功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最终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正文完
发表至: 肢体经络病证
2025-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