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厥证 ?认识 中医 视角下的突然晕厥
突然晕厥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 ” 厥证 ”,是指因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导致的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急症。厥证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多种病因引发的一种危险症状,需要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
厥证的常见病因:为什么会突然晕倒?
气血两虚型厥证
气血不足是导致厥证的常见原因。当人体气血严重亏虚时,无法上荣头目,导致脑部失养而突发晕厥。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微弱、脉搏细弱。
痰浊蒙蔽型厥证
痰湿体质或痰浊内阻的患者,痰浊可能上蒙清窍,阻塞气机,导致突然昏厥。此类患者晕厥时多伴有喉中痰鸣、胸闷恶心等症状。
肝气郁结型厥证
强烈的精神刺激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逆乱,上冲头部而引发晕厥。这种情况常见于情绪激动、愤怒或惊吓后突然昏倒。
暑热侵袭型厥证
夏季高温环境下,暑热之邪侵袭人体,耗气伤津,导致气机逆乱而发为厥证。多见于体质虚弱者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活动。
中医急救:遇到突然晕厥怎么办?
第一步:安全安置与初步判断
发现有人突然晕厥,首先确保环境安全,轻轻将患者平卧,头部稍低,双脚抬高,以利于气血上荣头目。同时快速检查患者呼吸和意识状态。
第二步:急救 穴位 按压
人中穴:位于鼻唇沟的上 1 / 3 与中 1 / 3 交界处,用拇指指甲适度用力按压,此穴有醒脑开窍的功效。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 2 寸,两筋之间,按压此穴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按压可疏通气血、恢复神志。
百会穴 :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轻轻 按摩 可提升阳气、醒神开窍。
第三步:辨证施救
根据患者表现采取不同措施:
– 面色苍白、四肢发冷者应注意保暖
– 面色红赤、身体温热者可适当松解衣物
– 喉有痰声者应将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第四步:及时就医
急救处理后,无论患者是否恢复意识,都应尽快送医诊治,查明晕厥的根本原因。
厥证的预防与调理
体质调理
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针对性调理:
– 气血虚弱者:可适当服用归脾丸、八珍汤等补益气血的 方剂
– 痰湿体质者:可用二陈汤化痰祛湿
– 肝气不舒者:可服用逍遥散疏肝解郁
生活调摄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 饮食有节,营养均衡
-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 调节情志,避免过激情绪
季节防护
根据不同季节特点采取防护措施:
– 夏季防暑,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
– 冬季保暖,特别是体弱者和老年人
– 季节交替时注意适应气候变化
常见问题解答
晕厥和昏迷有什么区别?
晕厥是短暂的意识丧失,通常很快自行恢复;而昏迷是持续性的意识障碍,需要医疗干预才能恢复。
厥证会复发吗?
如果未解决根本病因,厥证有可能复发。因此晕厥发生后,应寻求专业中医师全面辨证施治,从根本上调理体质。
哪些人群容易发生厥证?
体质虚弱者、气血不足者、老年人、过度劳累者、情绪易波动者都属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
结语
厥证是中医急诊中的常见情况,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通过了解厥证的病因、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不仅能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施救,更能通过日常调理预防厥证的发生。若经常发生晕厥,请务必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全面诊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